2018年11月2日,2018’沈陽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創新大會在沈陽開幕。本次大會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沈陽市人民政府、智慧城市發展聯盟主辦,主題是“智能制造、智慧治理”。
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創新大會會場
本次大會開幕式由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周運主持,中共沈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姜有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史育龍代表主辦方為大會致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為大會作主題報告。
中共沈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姜有為
中共沈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姜有為在致辭中指出,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是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同發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建設智慧城市是時代命題,體現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景。
姜有為提出,沈陽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提升創新能力,搭建創新平臺,優化創新生態,促進產學研融緊密銜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布局未來產業,加快培育壯大新的動能。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史育龍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史育龍指出,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蘊藏著創新供給和擴大內需的巨大潛力和空間,對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史育龍認為,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應當把握四個重點:第一,著力提升多元普惠的民生服務質量。第二,系統構建智慧高效的城市治理框架。第三,支持引導融合創新的數字經濟發展。第四,規劃建設集約統籌的智能基礎設施。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發表了題為“擴大開放是遼寧振興和沈陽發展的關鍵一招”的演講。黃奇帆在演講中指出,在招商引資中,要把是否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和帶動就業作為重要條件,要確定“三不招”、“五不搞”原則: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不招、過剩產能和產出強度不達標的不招、環保不過關的企業不招,避免了“撿到籃子都是菜”。與此同時,不搞血拼優惠政策的“自殘式”招商,不搞眾籌招商,不搞P2P招商,不搞炒地皮,不搞炒房招商,防止招商引資的惡性競爭和亂象。
大會設置了主旨發言環節,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山,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副巡視員劉道君,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信息服務業處處長楊志鋒,國家開發銀行評審二局局長王雪峰在會上作主旨發言。
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
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在發言時表示,5G時代就要到來了,智慧城市從政府的角度來講應該聚焦公共品,應該治理城市病。第二,多種公共品智慧城市中間節能節排是必不可少的。第三,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它是城市診斷的利器。第四,這些新的計算,這些都能和分布式的水處理等是高度匹配的,就形成了城市綠色發展的軟硬件的結合,形成綜合治理,這樣的話我們的城市生活就會更美好。仇保興認為,智慧城市有很多類型,但是城市政府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首先要理清楚我們城市政府的主要職能。仇保興指出,我國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誤區是經常把手段跟目標混合起來。
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 趙白鴿
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在主旨發言中指出,對于政府而言,不僅僅是有規劃、政策就足夠了,還有四個東西請大家注意,第一是它有清晰的戰略規劃,看五年到十年干什么;第二是有完備的實施措施,在人、財物、在知識管理、在項目管理、在激勵機制上有東西;第三是有過程執行的非常嚴厲的程序;第四是有監管問責和激勵措施,這些很值得政府和企業學習。趙白鴿還指出,東三省還有1.05億人口,相當于整個西歐的總人口,人才比比皆是,問題是怎么樣去發掘,怎么樣讓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可能是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中國工程院院士 鐘山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山在主旨發言中指出,要深化和信息化開放創新,與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特別是人工智能,這樣的信息化要深入的發展。對此鐘山表示有三點思路,首先應該要信息化的涵蓋深度化、滲透化、拓展化、融合化第二個要強調的三元空間深度協調與融合發展,第三個思路就是要以人為本。鐘山在這三個思路基礎上提出四條建議:第一條,要發揮綜合集成、深度融合、全面感知、開放共享、高效協同、精細控制、協調管理、智慧服務、快速處置、安全可控。第二條,就是我們智慧治理的技術要發展的它的體系架構。第三個條,就是工業互聯網。第四點就是要發展大數據加人工智能,提升我們治理的智能化。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智慧城市并不是設計出來的,當所有相關的智慧產品在社會和城市領域得以綜合應用,才能形成所謂的智慧城市。離開應用和市場化服務,很難想象智慧城市離居民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李鐵認為,無論是解決單一的交通治理問題,還是解決城市綜合治理問題。我們都不能繼續停留在傳統的思維模式上,不能停留在大動土木的基礎上。城市管理者要用更加智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一方面要拓展更開放性的思維,另一方面要積極利用智慧的技術和智慧的手段。與此同時,要把服務作為首要解決方案,把政府最重要的智慧城市目標放在最前端。為城市居民服務,才是智慧城市的根本。
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副巡視員劉道君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信息服務業處處長楊志鋒
國家開發銀行評審二局局長王雪峰
大會進行了主題分享環節,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劉積仁、華為EBG中國區智慧城市副總裁胡芳、英特爾中國區政府和公共管理總經理余哲、香港貿易發展局華北、東北首席代表何建榮、中國歐盟商會沈陽分會董事會主席Harald Kumpfert分別上臺作主題分享。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劉積仁
華為EBG中國區智慧城市副總裁胡芳
英特爾中國區政府和公共管理總經理余哲
香港貿易發展局華北、東北首席代表何建榮
中國歐盟商會沈陽分會董事會主席Harald Kumpfert
大會期間,主辦方舉辦了成果發布儀式,發布了《東北主要城市營商環境(DBN-10)評估報告2018》和裝備制造業大數據服務平臺。
《東北主要城市營商環境(DBN-10)評估報告2018》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持編寫,龍信數據研究院等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研究員做了本次發布。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介紹報告內容
馮奎在發布會上指出,東北振興,營商環境改善居首。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作為東北主要城市,營商環境提升對于東北地區所有城市增強內在活力,提升外部競爭力具有重要的引領性意義。馮奎提出,這次評估的目的不在于排名,而在于以評估咨詢的方式,找出東北主要城市營商環境改進的重點方向。
“大數據 城市精準治理”主題對話
“大數據 城市精準治理”主題對話
主論壇還舉辦了主題對話環節,主題是“大數據 城市精準治理”。對話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主持,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智慧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孟繼民、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殷小軍、河北省唐山市經信委副主任李技、AIpark(愛泊車)總經理安東和英國未來城市創新推進中心國際關系開發主管Peter Young參加了主題對話。
本屆大會主論壇下午板塊舉辦了三個熱點專題論壇,其中,“工業互聯網—制造業新引擎”論壇將重點介紹大數據助推智能制造發展的科技應用范例和熱點問題及發展動態,催生和激發政府、企業和行業領軍者以工業大數據為智能制造核心驅動力推動轉型升級,重塑東北制造業競爭優勢;“綠色金融助推經濟創新轉型”論壇將圍繞“綠色投融資、綠色金融工具、綠色金融產品和綠色金融服務”等創新,助推實體企業向綠色經濟創新轉型;“聚焦新型智慧城市,推動大數據產業生態建設—能源 醫療”論壇將圍繞“大數據在能源和醫療領域的應用”,結合沈陽發展情況,通過發掘新的應用場景,推動智慧能源、醫療大數據、能源互聯網等獲得突破,探尋沈陽等東北城市面向未來新業態的產業轉型創新之路。
2018’沈陽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創新大會會場展板
2018’沈陽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創新大會會場嘉賓簽到
2018’沈陽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創新大會會場
本屆大會共設置主論壇、沈陽夜話和智慧馬拉松發布會3大板塊,舉行了多場高端主題論壇,圍繞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大數據、城市精準治理、綠色金融、能源互聯網、智慧城市國際合作等主題,邀請國家部委領導、城市相關負責領導、國際機構代表、業界頂級專家大咖、知名企業領軍人物同臺論道,解讀最新政策、分享國內外優秀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和大數據產業應用成果,結合全球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形勢,探索創新城市治理智慧化建設模式和促進數字經濟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有效路徑,持續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東北新一輪振興。
中國智慧城市創新大會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委組成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部際協調工作組支持下,已成功舉辦了四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廣泛參與,已成為國內外智慧城市領域一年一度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