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區塊鏈與法律服務創新論壇上,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馬彬表示,區塊鏈作為一種高度可信的數據技術,提供了一種在公開分布式網絡中進行信息與價值傳遞交換的可信機制,帶來了區域平臺化可追溯性。目前,區塊鏈已在跨境支付等金融領域先行試驗,在醫療病歷儲存等非金融領域,相繼完成概念認證并開始出現實用化場景。
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文君指出,區塊鏈正在從一種互聯網技術的創新,逐漸演變成為一次產業革命,當基礎技術產生實際應用的時候,其潛力是巨大的,但也勢必帶來新的法律風險。在區塊鏈金融領域,需要有相應的法律服務介入,設計符合行業要求的法律框架和商業模式,既提供境內合規性法律服務,也提供境外相關監管制度咨詢,為區塊鏈企業提供法律盡職調查和合規意見。
安妮股份CTO郝漢認為,未來,“版權+區塊鏈”將令市場中人人都是創作者和版權人。實現短時間的版權確權、交易、監測、維權。
沈陽工業大學教授易玉表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需要法律來保障。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著作權中時,需要明確區塊鏈下著作權登記的法律效力、健全區塊鏈下著作權保護的法律監管機制、建立區塊鏈和智能合約間的協調機制、強化區塊鏈下著作權維權證據的證明力。(來源:中國貿促網)